币安——比特币、以太币以及竞争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访问: hash.cyou 领取833USDT)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4月,重组终端产品业务,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发展;2020年2月,更名为TCL科技。2020年三季度,公司收购TCL中环,进军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泛半导体产业布局。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产业稳步发展,旗下子公司“TCL华星”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TCL华星在深圳、武汉、惠州、苏州、广州以及印度等地布局,目前具有9条面板生产线大模组基地,覆盖大、中、小各类显示面板生产。公司持续增强规模和效率效益优势,丰富产品结构,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企业。TCL科技把握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机遇,旗下子公司“TCL中环”是新能源光伏行业领军者,业务覆盖光伏材料,光伏电池、高效叠瓦组件等领域,光伏硅片外销市占率全球第一。TCL中环通过技术创新及制造工艺变革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不断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提高在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及市场占有率。本集团将牢牢把握科技制造业和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核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和效益,努力回报股东和社会。
TCL科技(000100) 概况:全球半导体显示+光伏硅片双龙头,TV面板盈利能力领先 TCL创立于1981年,2019年完成资产重组并拆分为TCL科技和TCL实业。目前TCL科技以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为两大核心主业。子公司TCL华星是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TV面板出货面积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LTPS笔电全球排名第二;子公司TCL中环是新能源光伏行业领军者,光伏硅片综合市占率行业第一。TCL科技盈利能力强劲,2024上半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2.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92.28%。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能力修复,实现营业收入498.77亿元,同比增长40.39%;净利润26.96亿元,同比改善61.45亿元。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业链价格整体波动下行影响,短期盈利承压。 积极以现金为主的方式推进高世代线股权回购,公司利润有望持续增厚。在国家战略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TCL科技积极顺应政策导向,拟向重大产业基金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此次交易总价为1,156,209.33万元,其中现金对价金额为720,268.22万元,发行股份对价为435,941.11万元。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对深圳华星半导体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84.2105%,优化半导体显示业务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提升股东回报。 大尺寸领域,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刺激国内高端TV需求反弹,公司发挥高世代线优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行业来看: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延续,拉动显示面积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全球TV面板平均尺寸已高达51寸,同比增加3寸;2024H1全球TV面板出货量124.4M,同比增长1%;出货面积90.7M㎡,同比增长7%。看好国补拉动电视需求量价齐升。2024年8月份中国政府宣布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计划,拨款3000亿元分四个阶段全部用于家电补贴,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国庆期间TV销量同比增长两位数,中国市场渐成为市场淡季的稳定器。10月面板价格全面回升,四季度TV面板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家电补贴政策延续,看好顺周期下公司面板业务业绩弹性,中国大陆电视厂商和显示面板厂商预计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有望增加150万至200万台。从公司来看:随着中国台企日企接连退出,大陆面板控产能力进一步增强。TCL华星2024年H1出货24.4M,同比增长3%;出货面积20.3M㎡,同比增长10%,稳占全球TV面板市场份额前二,随着公司对LGD显示收购完成,LGD显示产线产线组成“双子星”工厂,公司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尺寸领域,中尺寸面板行业受益于硬件创新和换机需求带动增长,公司加快打造业务增长新动能。从行业来看:中尺寸面板受益于硬件产品创新和换机需求的带动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全球显示器面板/笔记本电脑预计出货1.49亿片/1.72亿台,同比增加0.8%/3.6%。汽车智能化推动的中控显示屏、仪表盘等各类面板的需求增加助力中尺寸面板出货持续改善。从公司来看:TCL华星把握细分应用增长机遇,加快与IT及车载等新业务客户的深度合作,定位于中尺寸产品的t9产线实现量产出货,其中公司2023年在显示器面板市占率已提升至16.8%,超越友达成为第三。 小尺寸领域,OLED面板市场恢复趋势明显,TCL华星以LTPS和柔性OLED产线持续锚定高端市场。从行业来看:2022年后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复苏趋势明显,23全年出货21.14亿片,同比增长18.1%。2023年,尽管智能手机终端市场表现疲弱,但面板“库存走低”及价格处于低位预期,助推代理商及终端厂采购积极。从公司来看:TCL华星在柔性OLED的折叠、LTPO、Pol-Less、FIAA极窄边框等新技术上持续布局,OLED高端产品占比快速提升。23年公司柔性OLED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新能源光伏领域,光伏制造行业产能出清,公司作为龙头有望率先回暖受益。从行业来看:2023年全球光伏终端装机395GW,环比增长72%,其中中国装机约216.9GW,海外约178GW,光伏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光伏产业链各制造环节产能快速释放,供需进一步失衡,短期竞争博弈加剧。但全球新能源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本轮洗牌有助于行业长期的格局优化和盈利修复。从公司来看: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增强相对竞争力。面对经营挑战,公司坚守极致成本效率的经营底线,加速推动组织变革和管理优化等结构性变革,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回暖受益。 投资建议:伴随大尺寸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叠加中小尺寸新型显示技术和产品应用迎来增长机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能实现1694.57/1956.04/2172.38亿元营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4/25/26年预计能达到16.88/70.61/110.15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京东方A和深天马A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年平均PB倍数为0.96倍,考虑国补政策带来大尺寸需求量价齐升,公司中尺寸业务战略将进一步突破,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给予高于可比公司2025年PB平均值的1.9倍PB,目标价5.9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面板景气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测算具有主观性。
TCL科技(000100) 主要观点: 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布局半导体光伏&材料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TCL科技致力于打造以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半导体材料、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三大业务为核心的全球领先智能科技产业集团。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不断扩充产能全面布局大中小全尺寸领域,产能规模全球第二。2023H2随着陆厂主导的供给侧“控产稳价”策略逐步显现,各尺寸面板价格走出周期底部迎来上涨,公司作为面板“双寡头”之一深度受益;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和精益制造,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速国际化布局,以更强的相对竞争力穿越周期。 面板行业景气度回暖,后续有望迎来持续改善 需求端:终端需求复苏叠加平均尺寸不断增长,2024H2需求旺盛态势有望持续;供给端:随着LGD售出广州G8.5代线,韩厂几乎完全退出LCD市场,未来几年陆厂暂无LCD扩产计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群智咨询预测2025E陆厂在全球LCD产能份额将超过72.9%,行业格局优化,周期性减弱,未来几年国产面板头部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保持高位。 完善产能布局,加快从大尺寸向全尺寸领先转型升级 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持续扩充产能,2024H2随着t7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LGD广州线的并购整合,公司大尺寸产能料将大幅增长,行业头部地位进一步巩固;小尺寸领域技术引领创新驱动,t4放量推动柔性OLED、折叠屏手机面板出货量攀升,迅速跻身行业前列,贡献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中尺寸市场紧抓行业发展战略窗口期,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加快t9产能释放,推动IT、车载向OLED高端化升级。同时加快印刷OLED产业化进程,卡位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奠定公司在OLED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产业基础。 布局新能源赛道,光伏+半导体材料打造业绩成长新动能 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领先优势,提升先进产能规模,夯实光伏晶片行业地位。同时,推动组件产能建设,加快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进程,减少行业周期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此外,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抢占高价值市场份额,助推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27、63、9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14、0.33、0.51元,对应2024年11月14日收盘价PE分别为34.6、14.8、9.8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下滑。
TCL科技(000100) 投资要点 面板行业供需关系改善,2024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2%:2024年上半年,面板行业供需改善,主要产品价格稳步提高,公司积极优化商业策略和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4年上半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2.2亿元,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92.3%,经营现金流净额126.3亿元,符合市场预期。 Q2价格上涨推动面板业务净利润大幅提升,长期供给格局进一步集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8.8亿元,同比增长40.4%,净利润27.0亿元,同比改善61.5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盈利21.6亿元,环比增长300.2%。1)大尺寸领域:受体育赛事备货需求和高涨价预期的影响,终端客户订单提前释放,大尺寸LCD产线二季度价格环比提升。公司持续发挥G8.5和G11制造效率和制程优势,24H1公司电视面板业务平均尺寸较去年同期增长1.2寸,持续保持在大尺寸领域份额优势。2)中尺寸领域:公司加快与IT及车载等新业务客户的深度合作,t9产线按计划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客户导入,IGZO氧化物产品实现量产出货,6代LTPS产线加快产品结构升级,产品组合更加丰富。3)小尺寸领域:24H1公司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900万片,同比增长180%,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三,折叠屏出货量第四。此外,公司参与LG中国70%股权和LG广州100%股权竞买报价,并被确定为本次股权竞买的优先竞买方,如达成最终交易协议,TCL华星将进一步丰富半导体显示产线技术,行业集中度亦将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价格下滑导致亏损,长期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趋势延续,新能源光伏行业的装机需求保持增长,但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光伏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162.1亿元,同比减少53.5%,净利润-31.76亿元,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9.14亿元。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增强相对竞争力。公司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62GW,同比增长18.3%,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N型外销市占率42%,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受不同投资方式影响,在单位折旧偏高背景下,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全成本领先行业次优约0.033元/W。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为1921/2160/2364亿元,同比增长10.1%/12.4%/9.5%;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7.2/66.9/88.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5.56/10.98/8.30倍,对应P/B分别为1.28/1.14/1.01倍,考虑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龙头的行业话语权和光伏业务的领先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TCL科技(000100) 事件:TCL科技8月26日晚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2.24亿元,归母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92.28%。对应2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57亿元(YoY-11.74%,QOQ+1.03%),归母净利润7.55亿元(YOY-15.09%,QoQ+214.72%)。 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大幅提升,拟收购LG广州产线 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8.77亿元,同比增长40.39%,净利润26.96亿元,同比改善61.45亿元,其中2Q24实现盈利21.57亿元,环比增长300.19%,主要由于公司发挥规模和效率效益优势,持续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同时主要产品价格上涨带来业绩大幅改善。1)大尺寸领域:公司持续发挥G8.5和G11制造效率和制程优势,24H1公司电视面板业务平均尺寸较去年同期增长1.2寸,持续保持在大尺寸领域份额优势。2)中尺寸领域:公司加快与IT及车载等新业务客户的深度合作,t9产线按计划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客户导入,IGZO氧化物产品实现量产出货,6代LTPS产线加快产品结构升级,产品组合更加丰富。3)小尺寸领域:24H1公司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900万片,同比增长180%,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三,折叠屏出货量全球第四。此外,公司参与LG中国70%股权和LG广州100%股权竞买报价,并被确定为本次股权竞买的优先竞买方,如达成最终交易协议,TCL华星将进一步丰富半导体显示产线技术,行业集中度亦将进一步提高。 TCL中环业绩承压,静待行业回暖。2024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162.13亿元,同比下降53.54%,净利润-31.76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球光伏终端装机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但光伏产业链各制造环节产能快速释放,供需进一步失衡,短期竞争博弈加剧,至24Q2,主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与成本倒挂,净利润亏损,6月底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行业进入周期底部。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增强相对竞争力。公司以技术创新和精益制造打造相对竞争优势,持续推进硅料使用率、开炉成本、单位公斤出片数等经营改善,推动行业N型、大尺寸转型趋势。24H1公司光伏单晶产能提升至190GW,光伏材料产品出货约62GW,同比增长18.3%,硅片综合市占率23.5%,居于行业第一;N型外销市占率42%,较2023年提升6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3/67.36/103.2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4/11/7倍,PB分别为1.4/1.2/1.1倍,考虑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龙头的行业话语权和光伏业务的领先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资产减值风险;子公司重组方案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李东生先生:1957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本科学历,TCL创始人,现任TCL科技董事长、CEO;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制造业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名誉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华南理工大学理事会理事,武汉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闫晓林先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TCL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及TCL工业研究院院长;TCL华星董事,TCL华星首席技术官;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公司董事长、TCL微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IEC/TC110)主席、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SIDFellow)。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中组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闫晓林先生:1966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TCL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及TCL工业研究院院长;TCL华星董事,TCL华星首席技术官;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公司董事长、TCL微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IEC/TC110)主席、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会士(SIDFellow)。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新型显示方向牵头人、中组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廖骞先生:1980年7月出生,汉族,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持有中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06年8月至2014年2月在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从事香港与大陆的投资银行业务。2014年3月加入TCL科技(00100.SZ),任董事会秘书。现任TCL科技(00100.SZ)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华显光电董事长,中环股份(002129.SZ)董事,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1年11月至今,任发行人董事长。
赵军先生:1972年11月出生,党员,中国国籍,陕西省咸阳市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担任天马微电子集团副总裁,现任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1997年4月至2018年1月,任职于天马微电子集团,先后任前工序工程师、质量部副经理、制造及质量总监、副总经理、助理总裁兼采购中心及质量中心总经理、副总裁。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加入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董事。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担任TCL科技副总裁、TCL华星高级副总裁、TCL华星大尺寸事业群总经理兼TV事业部总经理。2021年7月30日,荣获新时代“深圳百名创新奋斗者”。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担任TCL华星首席运营官,主持华星全面工作。2022年12月至今,担任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
金李先生,男,汉族,1970年12月生,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博士研究生,九三学社社员,讲席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教员,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商学院代理院长,兼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318.SH)独立董事等职务。金李先生是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