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比特币、以太币以及竞争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平台
近期“产能过剩”一词正成为欧美打压中国经济的新话术。先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访华期间多次指责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其后,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就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与中方交涉;4月19日,七国集团外长会发表联合声明,称中国“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导致产能过剩”。欧美在数周内纷纷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向中国发难,显然是有备而来。而且同样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欧盟宣布针对罗马尼亚110MW光伏园区项目对两家中企展开反补贴调查。以上种种似乎预示,西方正准备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攻势。
事实上,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杂音多年来一直不绝于耳,欧美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各类“双反”调查也从未停止。从2009年欧盟对中国玻纤行业展开的反倾销调查,到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再到今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从2003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的反倾销调查,到2018年美国对中国钢制轮毂的“双反”调查,再到今年2月美国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发起的第二次“双反”调查……欧美从未摘下针对“中国制造”的有色眼镜。而中国经济也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之下越挫越勇,加速推进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的提质升级。
当然,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产能也被投入市场。客观来看,产能是企业争夺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根据莱特定律,当制造业的累计产量成倍增长后,单位成本会以固定比率持续下降。因此,快速扩产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成本优势。落后的产能加速出清,先进的产能逐渐站稳市场——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没有“产能过剩”就没有行业进步,没有“产能过剩”就没有市场经济。而且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过剩”的只是低端重复的产能,“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因此,欧美大可不必谈产能过剩而“色变”。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4—2022年,中国企业、研究机构在晶硅电池实验室的效率共打破世界纪录56次——仅2022年就刷新效率纪录12次。光伏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在过去10年中,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下降了90%。在此过程中,固然有很多企业由于跟不上光伏技术快速革新的步伐而沦为“过剩产能”,甚至被市场淘汰。但有更多像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这样的优质企业通过坚持推动技术创新,一跃成为市值千亿的光伏巨头。
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同样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中实现“领跑世界”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超100万家,遍布产业的上中下游,做到了全产业链覆盖。全产业链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规模化效应和成本优势。特别是在核心部件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在全球十大锂电池生产商中占据5席,市场占有率高达63.3%。虽然近年来的降价潮导致一批国产电动汽车品牌陆续退出市场,但像比亚迪这样的头部车企则实现了对昔日全球销冠特斯拉的赶超。今天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已经摆脱了早期依赖政府补贴的“襁褓模式”,进入了“优胜劣汰”的市场分化期。欧美将落后产能的自然淘汰解读为“产能过剩”,实则是张冠李戴、混淆概念。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欧美炮制“产能过剩论”实际折射出其对自身“产能不足”的焦虑。在气候变化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传统能源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因而,新能源产业也被普遍认为是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赛道。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新能源市场,欧盟和美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无论是在可再生能源还是电动汽车领域,欧美都没能像中国一样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故而也无力大幅提升本土产能。究其背后的原因,欧美则各有“苦衷”。
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迟缓则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1954年,世界上第一块硅光伏电池就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1982年,美国还曾建造过全球第一座大型光伏电站。美国的光伏产业起步虽早,却一直无法得到长期资金的青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推动大量制造业外迁,导致美国制造业逐渐被“掏空”。光伏产业也因金融资本的短视而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尽管近年来历届美国政府不断呼吁制造业回流,甚至试图通过补贴扶持相关产业,但产业链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一直躺在补贴“温床”上的企业也难以发展出真正的市场竞争力。